x

剖析中地数码助推地信标准的背后!三十年自主创新 初心不改

发布时间:2021-12-24 阅读量:98

文章来源:新浪财经

2021年10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召开期间,远在万里之遥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主席Agneta Engberg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向在武汉举办的2021地理信息标准化与时空大数据平台创新应用分论坛发来致辞,表达了对中国地理信息标准工作成果的肯定,以及积极加强与国际标准合作交流的希望。

这一由中地数码集团与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承办的论坛,是地理信息产业大会20个分论坛中唯一一个聚焦“标准”的专题会议,海内外地理信息标准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一时间都将目光凝聚到了武汉,媒体界也就论坛纷纷展开报道。

一场产业盛会,业界企业基本都不会放过这难得的契机,针对自身的产品、技术、营销策略筹办分论坛,而中地数码却独树一帜。正如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王增宁在论坛致辞中指的那样:一流的企业制定标准,中地数码站在了产业的高度举办分论坛,超出了基于自身产品宣传的高度,值得肯定!

收获赞誉虽颇多,然而引人深思的是:作为一个企业,中地数码脱离产品技术的宣传,立足产业,投入精力举办一个对市场开拓似乎并无助益的论坛,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以标准引领产业规范化发展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在数字经济时代,标准是促进技术进步、规范产业发展环境的有效手段,是提升地理信息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为6890亿元,同比增长6.4%。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十三五”以来规模持续扩大,总产值复合增长率为13.9%。截至2021年6月末,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已达15.2万家,同比增长19.6%。在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地理信息产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曾直言,我国地理信息企业转型升级困难,科技创新投入仍旧不足。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企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0%,部分企业重视规模化、专业化,对关键核心技术重视不够。当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加速发展,地理信息领域企业家要有长远思考,加强同这些领域的融合发展和技术攻关。徐冠华院士倡议,拥有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产业达到一定规模的地理信息企业要持续加强创新投入,担当龙头。

国家地理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地数码集团联合创始人刘永教授对此深有体会,“地理信息与新兴技术加速融合,不断催生出新服务、新业态,面对内涵日益丰富的地理信息产业,我们需要坚持综合标准化思路,积极推进我国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刘永教授多次呼吁产业加强标准研究、加快标准制定,建立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相融合的长效发展机制。

2020年1月6日起,美国禁止GIS类软件出口中国,这也是国产GIS软件加强标准建设的一个契机。对于刘永教授这一代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创业先驱者来说,“产业报国”是其身上最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一特征也深深印刻在了中地数码集团的发展基因中。

深入了解就会发现,中地数码集团三十年发展历程中,初心不改,勇担使命,其始终致力于发展自主可控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产GIS软件,在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追求卓越的同时,多次勇于承担或参与国家GIS相关标准的建设,带动产业合作伙伴的共同进步,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范化发展。

以标准对话世界,增强产业国际话语权

标准对普通民众而言可能比较陌生,事实上,在科技领域,标准是通行于世界的语言,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当前国际间的科技竞争日益剧烈,近年来我国更是频遭技术性贸易壁垒,有经济学者表示,“国际标准是贸易仲裁的依据,当中国参与国际标准愈来愈深入,将有效减少或者消除国际贸易摩擦,保护我们民族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使我们在面对国际技术贸易制裁中保持优势地位。”但是,对地理信息产业而言这一项任务仍是任重道远。

“标准化是中国测绘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龚健雅院士曾指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在强调科技创新的同时要加强已有的技术、方法、流程的精细化和标准化,提高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成果得到最大限度的推广和应用,并带动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产业内企业应加强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承担起一份使命,增强我国自主创新地理信息技术的国际影响力。”刘永教授多次发出号召,希望通过整合产业资源,推广国产标准的普及,以标准对话世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将我国的先进地理信息技术推向国际舞台。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标准的作用愈发重要。中地数码对这一点认识极为深刻,在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标准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相关活动,增强我国地理信息标准化在国际中的话语权。据了解,2020年10月,中地数码正式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GC)会员认证,MapGIS IGServer 10.5也通过OGC官方标准测试,支持发布OGC的WMS、WFS、WMTS等服务,并被收录于OGC官方认证产品名录中。

无论是积极参与OG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还是今年借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契机召开辐射海内外的2021地理信息标准化与时空大数据平台创新应用论坛,都是中地数码集团勇担产业领军企业责任与使命、谋求提升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举措。

以标准把握市场竞争主动权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标准之争被经济学家称作“赢者通吃”,谁把住了标准,往往就把住了产业,把住了市场竞争主动权,在地理信息产业更是如此。

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第7工作组(WG7)召集人、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白玉琪研究员曾坦言:对于地理信息技术提供商来说,标准化工作是具有战术意义的策略,能够很好地保证产品和系统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把已有优势解决方案输出成为标准,能够直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事实上,中地数码在产品的设计思路上一直都有融入标准的理念。MapGIS产品十分重视标准化的设计原则,并坚持开放开源,强调软件的互操作能力,从数据格式、服务接口、系统安全等各个环节,建立了完整标准体系,并通过开源生态社区开放给广大用户。中地数码集团董事长吴亮教授介绍道:“我们的目的就是想把产品从单纯的软件形成一个标准,再以标准的形式提供出来,形成一个应用端的合理闭环。”这亦十分吻合中地数码“让人人享有地理信息服务”的愿景。

2021年3月《全空间三维模型数据格式及服务接口规范》(M3D)标准发布并正式实施,便是中地数码结合多年来在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城市空间数字平台等大型项目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从产品技术中凝练标准的典型案例。该标准提出了一种开放式、可扩展的三维模型数据格式及服务接口规范,涵盖空中、地上、地表、地下等范围的数据类型,为全空间三维模型数据提供统一的存储和管理,能够有效支持全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组织、可视化、分析与共享服务,将更好地推进我国三维地理空间数据的应用,推动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景三维建设落到实地。

image.png

此外,单纯从商业角度来看,标准的制定者一旦形成影响力,也必将获得政府以及一些投资机构的更多关注。

地理信息企业加强创新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钱从何来?“应该把目光放向市场,特别是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徐冠华院士指出,资本市场提供的资金是当今科技创新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也是国际惯例。

中地数码集团在标准研制推广上持续注入力量,也有利于获得政府及资本市场的青睐,这对后续国产GIS软件的科技创新赢得发展的本钱极为有利。

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认为:中地数码正着眼整个行业下一盘大棋,此举现在看来极具行业战略眼光。地理信息标准化与时空大数据平台论坛只是中地数码标准化战略的一小步,而助推地理信息标准化建设既是中地数码增强民族GIS软件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品牌影响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其与生俱来肩负振兴民族GIS软件使命的必然。假以时日,中地数码这一中国GIS领域的中坚力量,必将带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联系我们

武汉中地(总部)

400-880-9970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98号

北京中地(子公司)

010-51652066

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北路内2号天元港中心B座1205

深圳中地(子公司)

0755-26551638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科苑南路中地数码大楼A1001

西部基地(子公司)

028-85230200

成都市锦江区复地金融岛湾流锦宫506

苏州中地(子公司)

0512-65831998

苏州市姑苏区世界贸易中心A座22层2205室

热线电话

电话咨询

400 880 9970

点击咨询